第559章 词祖李炎_大唐:我真不想当皇上啊!
笔趣阁 > 大唐:我真不想当皇上啊! > 第559章 词祖李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59章 词祖李炎

  第五百五十九章词祖李炎平日的长安里是有宵禁的,要关闭城门与坊市。只有到了上元节,才会破例三天,大开坊市,上至朝廷百官,下至普通百姓,都可以在夜里随意出门,欣赏花灯。去年的上元佳节,李世民于云德楼宴请百官共赏花灯,结果却遭遇魔教行刺。今年便没了那一份兴致,早早的就让百官各自回了家。意思是没有统一安排,你们自己玩自己的吧。而李世民则带着韦贵妃换上了普通服饰,悄悄的离开了皇宫,来到了市井坊市之中,微服观灯!李炎也趁着这个机会,想要送妻子们一份大礼,作为告别。入夜之后的长安城,一片繁华,街道上挂着的、天空中飘着的、人们手里拿着的花灯,把整个街市照得如同白昼。都会市,就是此时的长安城里,最热闹的地方之一。李炎与王婉仪两人此刻就沿着都会市里的一条大街,尝着口中的美食,就这么一路吃了过去。原本李炎的计划,今天夜里是带着六位妻子一起出来的,只是或许上元节对于他和王婉仪而言特殊了一些。按照李炎口中的说的那些奇奇怪怪的名词,似乎应该叫“成亲纪念日”?稀奇古怪的名字,也不知殿下是怎么想出来的,武媚娘几女暗自在心里头嘀咕。但总算是明白了这日子对于李炎和王婉仪来说是特别的了。“殿下,我们这样抛下媚娘她们,会不会不好啊?”

  王婉仪兴奋的小脸红扑扑的,但心里还是有一点担心。李炎笑道:“放心吧,有什么不好的,再说了,可不是我们抛下她们,是她们扔下咱们去玩了。”

  “嘻嘻,那就好!殿下你看前面那个,我还没见过!”

  王婉仪指着前面一众人围着的地方,连忙拉起李炎的手跑了过去。那被众人的围着的,竟是一个耍杂技的,只见他拿起几个圆球展示给众人看,然后放在桌子上,用杯子罩上。接着双手拿着杯子交换了一下,再一打开,圆球竟然消失不见!“好!神乎其技!”

  “再来一个!”

  周围的百姓扯着嗓子高呼,家中富足些的,出手大方,直接往里扔了数枚铜钱。王婉仪也跟着他们喊了喊,看到他们扔钱之后,也从口袋里取出一锭银子,扔了进去,惹得所有人一阵惊呼!这可是一锭银子哩,也不知是那位大老爷出手这么大方!杂技师傅见了,眼睛瞬间大亮,将银子捡起,大喊道:“谢谢大家伙抬爱,我再给大家露几手!”

  “哈哈好!”

  “赶紧来一个!”

  李炎再一旁看到嘴角抽了抽,心说这钱真好赚,我上我也行!但看到王婉仪这么开心,李炎也很高兴,这热闹的上元节,总算是冲淡了几分离别的气氛。在看完了杂技之后,两人继续顺着大街一路玩耍了下去。“殿下,你看哪个灯笼,画的小猫好可爱啊!”

  “婉仪,好好看看,那只是老虎,头上写着王字呢......”“殿下!那个人那个人,他会喷火!”

  “......”今夜的王婉仪就像是个童真的小姑娘,什么好玩的都要拉着李炎去看看,什么好吃的也拉着他去尝尝。也不知玩了多久,王婉仪的额头上都冒出了一层细密的香汗。而他们也来到了都会市的正中心,相比较起其他地方,这里更为热闹,也更为风雅。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举行诗会,规模盛大。李炎也在其中看到了许多眼熟的人,比如卢照邻、骆宾王等等。此时的两人,已经在长安城闯下了不小的文名,哪怕是在这上元诗会上,也是最受关注的几位文人。李炎和王婉仪到来时,这诗会正好迎来了最高潮,无数名气颇大的诗人纷纷登台作诗。其中卢照邻十步成诗,骆宾王饮酒相对,更是把整个诗会的氛围推至最高峰。“升之(卢照邻之字),观光(骆宾王之字),你们二人的大才,真是让我等汗颜哦。”

  “我大唐诗坛有卢照邻和骆宾王二人足以!”

  王婉仪看着被众人环绕的卢照邻和骆宾王,轻笑道:“殿下,你看看你,还当世文圣呢,现在大唐诗坛都不记得你了。”

  李炎笑道:“诗词嘛,陶冶情操之物,做那么多干嘛。”

  “可婉仪喜欢啊,殿下不知你所做的那些诗,婉仪全部都背下来了。”

  “那一会儿我给你做一首词?”

  “殿下,你可是当世文圣,不作诗,为何要做那登不上大雅之堂的风月场所里的小曲儿啊?”

  李炎没有回答她,而是在王婉仪半是疑惑半是期待的目光缓缓走向高台。周围的文人都见到了他,只当是一位普通的诗人,而卢照邻和骆宾王脸色却是一变,紧接着就是一阵狂喜!他们是认得李炎的,也知道李炎所作的那些传世名篇。但让他们所有人都可惜的是,自那以后李炎便很少再有诗传出。难道今夜,又要有传世名篇出世?!他们的目光闪动,饱含期待。然而当李炎走上台,开口说道:“我要做一首词。”

  所有人都哗然了,初唐时期的词,又被称作诗余,是上不了大雅之堂,士大夫根本不屑于去作的。如此盛大的上元诗会,竟然有人要登台做词?!当即就有一位文坛的老先生驻了驻拐杖说道:“那里来的狂生,你若想求文名,那便好好的作诗,何必去走哪歪门邪道?”

  “就是啊,在如此高雅的诗会上做风雪场所的艳词,成何体统啊?”

  “你若不作诗就下来......”面对一众文人的质疑,李炎仍旧面露着微笑,目光落在王婉仪的身上,他缓缓开口。“青玉案......元夕赠婉仪.....”听到名字,王婉仪似乎意识到了什么,脸色涌出一抹红润,心里砰砰砰的直跳。而周围文人的质疑更大了,元夕赠婉仪,赠女子,果然是首艳词!几位文坛的老人正准备让人把李炎从台子上赶下来,却听到那清朗的声音再一次响起,让他们的神情瞬间呆滞了下来。“东风夜放花千树......”“更吹落、星如雨。”

  “宝马雕车香满路。”

  “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——鱼龙舞——”话落,上阙毕,整个诗会寂静无声,虽然此时的风尚是作诗,但不代表他们不懂得欣赏词。他们听得出来,这首词与风雪之间的词截然不同,反而是扑面而来的一股大气,短短数十字,写尽了上元佳节的热闹与繁华。王婉仪嘴巴更是张得来老大,而就在这时,突然听见远处传来嘭嘭的几声,闪烁着各种颜色的烟花在他们的上空亮起。李炎的目光放在了王婉仪的身上,声音再一次响起。“蛾儿雪柳黄金缕。”

  “笑语盈盈暗香去。”

  “众里寻他千百度。”

  “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......灯火阑珊处。”

  话音落下,繁华的天地之间,仿佛一切都被抽离,此时此刻,只有李炎与王婉仪两人,双目对视。“婉仪,这个礼物,你还喜欢吗?”

  王婉仪感动得眼泪夺框而出,猛然抱住李炎。她也是一代才女,自然明白这一首词的分量,以及这份礼物的沉重。殿下的这一首词,一下子就将词的地位抬了起来,在文坛之中的重量无与伦比。而就是这样一篇词之祖,它的名字是元夕赠婉仪......多少人所渴望的青史留名,李炎轻而易举赠予了她。“好了,我们得赶快离开了,不然要出乱子的。”

  “嗯......”王婉仪低头应道,两人很快就消失在了人群当中。而在他们走后,整个诗会现场陷入了一阵疯狂之中,有人高呼着:“刚刚的词,有谁记下来了!快借我再回味一番!”

  “我这有记!”

  有人高呼一声,然后便马上就后悔了。因为他看到无数人像饿狼一样扑了上来,连他的衣服都扒了下来。卢照邻和骆宾王这两位以后的初唐四杰之二,对视一眼,相互无言,心说当世文圣,名不虚传!上元节过后,青玉案这首词也迅速的在长安城中传开,后续在卢照邻与骆宾王的证实下,知道作出这首词的乃是当世文圣太子殿下后,更是引起了一阵作词的风潮。只是李炎一首青玉案,出世即巅峰,无人能够超越,于是又有人将太子殿下称作词祖......但此时词祖李炎,已经带着两百余人,在六位妻子婆娑的目光中,离开了长安城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